PON网络有缺点吗?
具体有何优势?可以参考前期文章《PON网络为什么可以经久不衰?》,里面已经写得比较清楚了。
所以,长久以来,我们都过多地关注PON网络的优点,而很少谈及它的缺点。
那PON网络有没有缺点呢?
答案当然有啦!人无完人,技术也有优劣。
那今天我们就来聊聊PON网络的缺点有哪些?
我先根据我个人的理解说几条,如果大家还有想法,可以在评论区进行留言,我们共同讨论。
其一:PON网络上行时延较大,进而影响下行时延
PON网络是P2MP架构,ONU采用TDMA的技术进行上行数据的传输,才不会发生数据的冲突。
也就是说,每个ONU上行方向有数据时,并不能立即发送给对端的OLT,而是要将数据放在缓冲区(T-CONT)里进行缓存,同时等待。(时延就开始产生了)
等什么呢?
等对端OLT的PON口给这个ONU分时隙,分到了时隙,才会在对应时隙将数据发送到对端OLT。
因此,这个“等时隙”的过程就产生了时延。
就犹如我人刚到公交车站,结果公交车还没来,我就只能站在车站等公交车,这是等待时延。
这还是正常的因DBA调度机制引入的时延,除此之外,还有因ONU注册或测距引入的随机时延。
这怎么理解呢?
OLT的PON口下时不时地还会有新ONU注册,注册了还要测距。注册和测距都要通过开窗的方式实现。
那何为开窗?
开窗就是要暂停给其他正常ONU分时隙,只会给要注册或测距的ONU分时隙,那其他正常ONU这个时候上行方向也不能发送数据,这些数据就继续等待,等待开窗结束。
这次等待又会引入时延,因为ONU注册或测距是随机事件,所以这叫随机时延。
这就好比你等公交车的时候,突然来了交通管制,公交车路线途经管制路段,导致你等公交车的时间更长了。
个人觉得这个是PON网络最大的缺点。
虽然,目前PON网络在运营商的家宽网络部署中,家宽用户好像感觉不到,那是因为用户目前的业务对时延的敏感程度还没超出PON网络的时延,感知不到!
如果在一些行业场景,针对一些对时延要求比较敏感的业务,PON网络时延的这个缺点可能就暴露出来了。
所以,新一代的50G PON在低时延技术这一块花了不少功夫,后续有时间再总结下50G PON的低时延是怎么实现的。
如果50G PON不花心思解决低时延的问题,那可能后续很多场景、很多业务就无法承载,可能PON就走向衰落了,开个玩笑。
其二:多个ONU共享一个PON口的带宽
目前用户侧主流的光猫(ONU)上联口是10G PON,但并不是说入户可以实现万兆(10G)的带宽,实际上,平均只有十分之一,也就是千兆的接入。
那是因为ONU上联10G PON的带宽并不是单个ONU独享的,而是一堆ONU共享的(一般是64个ONU)。
现网中,运营商一般会考虑业务并发比,给用户超额带宽订购。因此,如果业务真高峰了,并发大了,大家就都会感觉到网速开始慢下来了,因为卡了。
同时,因为成本原因,现网一般部署的都是不对成的PON技术,如GPON(下行2.5G,上行1.25G)、XG-PON(下行10G,上行2.5G)。也就是说上行的带宽更小。
ONU不仅要等时隙,还要抢带宽,你说难不难
正因为PON口带宽是共享的,我们也才会说:
10G PON是“千兆接入”的技术;50G PON才是“万兆接入”的技术。
其三:PON网络P2MP架构,可靠性不高
PON网络是P2MP架构,针对接入网的应用场景,不得不说它是最高效的网络架构。
然而,虽然实现了“高效的接入”,但是网络的可靠性却打了折扣。
首先,PON网络中,主干光纤一断,远端的ONU全部掉线;
其次,PON网络中,一旦出现了一个流氓ONU,整个PON口下的ONU业务都会受到影响。真是应了那句老话:一颗老鼠屎坏了一锅粥。
由此可见,PON网络的可靠性并不高。
虽然,也有Type B或者Type C的组网保护,可以提高一定的可靠性,可是,成本高呀,运营商并不喜欢(行业场景会选择)。
除此之外,为何PON网络只应用在末梢的接入网,而非城域或骨干,那说明PON网络确实有其不足之处。
那为什么目前运营商在接入网选择了PON,那是因为PON在接入网应用的技术优势盖过了其缺点,运营商可以包容。
随着业务的发展(尤其是低时延类业务),随着PON网络向行业网进军,它的这些缺点可能就是致命的,会限制它的发展。
反过来,如果新一代的PON技术在这些方面有改进,其前景还是非常可观的。
版权保护: 本文由 绿茶加糖-郭保升 原创,转载请保留链接: https://www.guobaosheng.com/computer/168.html
- 上一篇:走上管理岗位,要戒掉“弱者气息”
- 下一篇:PON网络为什么可以经久不衰?